如果將金屬表面作適當的處理并使用合適的粘合劑,就可實現氟橡膠與金屬之間在模壓和硫化時達到良好的粘合效果。
通常來說,要想與金屬粘合達到滿意的效果,需要專門的配合才行。一般用生產型工具和ASTM剝離粘合實驗并結合圖解來說明這些配合技術對粘合的影響。
金屬的準備,粘合劑的選擇與準備以及二次硫化條件均是達到良好粘合效果的另外一些重要的因素。
在改善粘合度方面,尤其針對難粘合應用方面在下面提供了一些技術資料。這些問題可能會是使用到的低硬度或高硬度膠料或在零件中含有一氧化鉛的膠料,在它們的硫化過程中所受到的模腔壓力較低時產生的??蓞⒖紗栴}解決指南。
配方的影響:
氧化鎂、氫氧化鈣酸吸收系統
以含硫化劑的氟橡膠聚合物為基礎的標準配方通常是用高活性氧化鎂(一般為3份)和氫氧化鈣(3~6 份),就能達到理想的儲存、加工與硫化的性能。然而,采用這些酸吸收系統,基于模壓件和聚合物遷擇的標準粘合劑的挑遷(例如Chemlok607或Chemosil511),但結果往往是質量不均或很不理想。
在硫化劑母煉膠(Curative30)和促進劑母煉膠(Curative20)中使用的比例,可由配料員任意變更。經發現,在促進劑/硫化劑比例較高時,它能夠改善Viton?氟橡膠在使用Chemlok?607或Chemosit511時的粘合性能,但會稍微降低它的抗壓縮變形性。從圖1A到1F顯示了硫化劑母煉膠在Viton A 和A-HV中的影響。
一般推薦使用高效的促進劑(Curative20)和低效的交聯劑(Curative30),不會過度降低加工的安全性、壓縮變形和其它物理性能。盡管該技術已經在廣泛應用,但它仍然存有不足。在壓制模型零件時,使用中等到高等的填料和高活性氧化鎂/氫氧化鈣酸吸收系統,是最有效的。而當采用低等填料或一氧化鉛酸吸收系統時卻不是很有效。且當模腔壓力特別低時,可能無效。它僅被使用Chemlok607/Chemosil511,且被發現Thixon XAN-273/66沒使用的必要性。
大慶橡膠廠介紹橡膠制品分類 :
1、按原材料來源與方法
橡膠可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兩大類。其中天然橡膠的消耗量占1/3,合成橡膠的消耗量占2/3。
2、按橡膠的外觀形態
橡膠可分為固態橡膠(又稱干膠)、乳狀橡膠(簡稱乳膠)、液體橡膠和粉末橡膠四大類。
3、根據橡膠的性能和用途
除天然橡膠外,合成橡膠可分為通用合成橡膠、半通用合成橡膠、專用合成橡膠和特種合成橡膠。其中固態橡膠的產量約占85~90%。
4、根據橡膠的物理形態
橡膠可分為硬膠和軟膠,生膠和混煉膠等。
5、按化學結構
根據橡膠分子鏈上有無雙鍵存在,分為不飽和橡膠和飽和橡膠兩大類,前者有二烯類及非二烯類的硫化型橡膠,后者有非硫化型橡膠及其它彈性體之分。飽和橡膠進而又分為主鏈含亞甲基的橡膠(乙丙橡膠、氯化聚乙烯、丙烯酸酯橡膠以及氟橡膠等),主鏈含硫的橡膠(聚硫橡膠),主鏈含氧的橡膠(聚醚橡膠)、主鏈含硅的橡膠(硅橡膠)有主鏈含碳、氧、氮的橡膠(聚氨酯橡膠)等等。除天然橡膠外,屬于不飽和類的橡膠,還有量大面廣的丁苯、丁二烯、異戊二烯、氯丁、丁腈、丁基等合成橡膠,它們同亞甲基型的橡膠都可以進行改性,如羧化、氯化、氯磺化等。還有用二烯苯等預交聯的橡膠。